联系京审
  业务咨询:010-82672400
  投诉建议:13701000699
  E-mail: lzm@cpa800.com
您现在的位置:京审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审计 > 报表审计 >

内部审计参与ERP管理探析(2)

时间:2010-03-29  点击: 来源:未知

  (三)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会计资料的审计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和函证等方法。这些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执行的。在ERP系统环境下,由于大量的证据都存储在肉眼看不到的存储介质上,对这些证据,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取证。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必不可少、效率更高的审计技术。审计人员要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此项审计常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此外,在ERP环境下,由于缺乏纸性的审计线索,审计人员不得不使用计算机跟踪电磁性的审计线索。离开了计算机,审计人员根本无账可查。利用计算机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对电磁化的经济信息进行抽样、检查、核对、分析、比较和计算,能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查范围、提高审计质量。
  (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
  实施ERP系统后,庞大的信息实现了高度集成与共享,加之ERP环境比传统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广泛,内部审计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对ERP系统环境的审计工作。因此,内审人员除了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外,还应能理清ERP各个子系统数据的来龙去脉,掌握ERP系统的使用平台和网络环境,熟悉数据库技术,才能很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与系统的各项功能设置,才能全面地把握审计的总体情况并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价。
  二、内部审计参与ERP管理的意义
  实施ERP系统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防范ERP系统带来的风险
  ERP的实施能给企业带来信息和管理上的优势,但处理不好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各种负面效应。如果内部审计部门能积极地参与到ERP实施的整个过程,既有利于项目的成功实施,也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深化。一般而言,ERP的实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动工作程序、组织机构和应用技术,这样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而擅长于风险方面管理的内部审计部门参与实施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二)有助于决策者对ERP系统的相关决策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他们在风险和控制方面的专长可帮助决策者决定ERP系统是否合理以及哪个软件更合适,可以了解本企业ERP系统运行的特点和缺陷。从而帮助决策者及时发现问题,降低风险。如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帮助询问有关风险方面的问题,关于或有事项、可供利用的资源、成本、新软件对经营过程的适合之处、内部审计的地位和控制等,而这些在ERP项目计划阶段都显得很重要。ERP系统中一般包括了许多内部设置的控制措施,但这些措施的实施都要发生成本,内部审计人员的适当参与可以考虑到每一项控制可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能否实现控制风险的目标。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