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京审 |
业务咨询:010-82672400 |
投诉建议:13701000699 |
E-mail: lzm@cpa800.com |
税务总局曝光4起税收违法犯罪案件剖析当前涉税案件新特点新动向(2)
记者:当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动向有哪些?
马毅民:根据税务机关最近案件查处分析和调研等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收违法案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动向:
一是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呈多发高发趋势;
二是虚开发票案件的作案主要手段向“票货分离”、“变票”等手法转变;
三是违法活动呈集团化、信息化、职业化,跨区域作案趋势明显;四是虚开源头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
记者:当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马毅民:
一是涉案行业相对集中。近年来查处的虚开企业多为小型商贸企业、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企业、成品油经销企业、建筑材料生产销售企业和矿产品生产经销企业等。
二是虚开行为“短、平、快”。涉案企业经营期限短,一般不超过一年,虚开获利后迅速注销或走逃。
三是违法手段隐蔽。涉案企业大多通过伪造、借用的他人身份证件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手续,借用、租用身份证注册皮包公司,套打发票问题比较严重。
四是招商引资企业成为虚开案件的重点。个别地方违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涉税违法案件的发生。
记者:当前偷逃税违法案件有哪些特点?
马毅民:
一是通过做假帐、设置两套帐、收入不入账等手段隐瞒销售收入偷逃税;
二是利用虚假凭证、虚假发票,列支与收入无关的支出等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偷逃税;
三是利用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等新型支付手段逃避税收;
四是利用关联企业对不同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的税负差异转移应税收入;
五是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建筑安装、药品经销、餐饮服务等行业。
记者:当前税收违法案件查处的难点有哪些?
马毅民:
一是案件发现难。我们在案件查处中注意到,涉税违法行为往往家族化、职业化趋势,不法分子警惕性和反侦查意识普遍较强。
很多虚开发票犯罪分子是“惯犯”,尤其是利用“富余”发票虚开的企业,资金结算、货物流动、发票开具等关键业务仅从账面审查,很难发现疑点。二是案件环节多,查处难。
犯罪分子经常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在不同地区注册或者控制多个企业,操纵“产业链”实施税收违法活动。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立即对该环节上下游企业实施注销或恶意走逃,断开链条,加大了税务机关固定证据链、深挖幕后主犯的难度。
三是案件取证难。
资金结算多样化、复杂化,大量现金交易的存在,造成资金链断裂,使得涉税案件取证难度大。有时一笔交易多达十几次的转让,要到十几家银行网点查询,才能查清一个虚开发票环节的资金流。
记者:今年税务稽查部门在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方面有什么举措?
马毅民:
一是加大对虚开、骗税案件查处力度。以查处虚开、骗税案件为重点,查处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
二是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专项整治。安排对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业、出口退(免)税企业和股权转让企业及个人等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对辖区内税收秩序相对混乱、税收违法行为比较集中的地区组织开展区域税收专项整治。
三是加强重点税源企业检查工作。继续选择部分重点税源企业开展税收检查,重点对其核心企业和核心业务进行检查。
四是加强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继续开展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工作,积极会同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制售假发票“卖方市场”的打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打源头、端窝点,联合查办一批发票犯罪重大案件。
五是加大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公告和宣传曝光力度。积极宣传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活动成果,曝光一些典型案件,提高查处涉税违法案件的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