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京审 |
业务咨询:010-82672400 |
投诉建议:13701000699 |
E-mail: lzm@cpa800.com |
如何审计水利工程
如何对水利工程审计?
目前水利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比较健全完善的审计体系水利工程的审计一般是在工程初步验收以后,竣工验收以前进行,基本上都是事后监督,缺乏中间过程的监督,没有健全完善的审计体系。
2、审计方法陈旧,手段单一
目前常用的审计方法是根据部颁或各级颁发的建安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顺序逐一的全部进行审查,似乎是施工图预算编制的重复劳动,方法陈旧,手段单一,耗时多,效率较低。
3、审计重点不突出,主次不明
审计中没有主次之分,重点不明,对整个项目中影响较大的内容没有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有可能丢了西瓜拣了芝麻。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业务水平偏低
审计人员知识面狭窄,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工序、方法以及计量方法等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仅仅只能从帐面上审查,对工程实质不能深入,业务水平偏低。
水利工程审计的几点建议
1、健全审计体系,变事后监督为自始至终的监督
审计水利工程,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审计体系,确定怎样审?什么时候审?审什么?
首先要引起思想上高度重视,应该对管理过程实施更加有效和直接的监督,建立起在整个建设周期内自始至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的审计监管体系。怎样才能做到全过程的监督呢?许多业内人士提出了“跟踪审计”的理念,工程审计随着施工进度而同步开展的,审计的内容囊括了投资、进度、质量三方面。水利工程从开始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都是动态的,加之建设周期较长,有的可能跨度若干年,如果仅依靠工程完工以后的审计,那么审计中发现的某些问题也无法弥补,给国家势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说只有建立健全审计体系,从工程立项、招投标、实施、竣工验收整个建设周期内实施跟踪审计制,扩大审计范围,加强工程项目的中间监督,变事后监督为自始至终的监督,才能圆满地完成水利工程的审计工作。
2、结合水利工程个别差异性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
审计部门要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控制、把关与监督作用,既确保真实性、客观性,又能够达到工作快捷高效,以实现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水利工程由于存在投资大,项目内容复杂,点多面广的特点,根据工程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
(1) 全面审计法:
指按照国家或行业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顺序或施工的先后顺序,逐一的全部进行审查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经审计的工程造价差错比较少、质量比较高,但工作量较大,对于枢纽工程、主要单位工程,工艺比较复杂、造价编制或报价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信誉度较低的单位必须采用全面审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