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京审 |
业务咨询:010-82672400 |
投诉建议:13701000699 |
E-mail: lzm@cpa800.com |
用“对标管理”提升管理会计实践水平
提升管理会计水平已成为当前企业寻求发展、寻求突破的重要手段。对标管理,作为一种新颖的管理方式,可帮助企业找到更适合的成本、预算及绩效管理榜样,并通过与“榜样”对标,发现成本、预算及绩效等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流程与变革组织,持续改进,大力提升管理会计水平。
对标思想起源于美国,起初是想利用对标方法寻找与别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仅作为调查比较的一种基准方法。后来,引入到管理会计中,其理念方法更加成熟先进,并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三大管理工具”之首。目前,全球财富五百强90%以上的企业都将对标管理作为一项常规的成本、预算及绩效管理工具。
对标管理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榜样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超过标杆企业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挖掘并找到企业成本、预算及绩效管理“标杆”的原因或路径。对标思维可以突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瓶颈,帮助企业做到持续发展并完善。按标杆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内部对标和外部对标。内部对标能使好的管理会计方法在全公司迅速的推行开,并有效地执行;而行业外部对标可以使企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陷,找到不完善的地方,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施乐公司最早提出了对标管理并应用于企业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家企业开始使用这一方法。例如,联通公司总部预算目标对标管理,就是总部通过选择标杆,拟定并设立基准目标底线。外部标杆是将公司对未来的预期与行业其他运营商相比较,帮助公司制定短、中、长期目标;内部标杆是建立在以往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优化当年预算。除此以外,还确定了成本控制是其预算规划的重点,总部确定了成本费用几十个控制点,对每项成本费用设立两级标杆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要求:一是先进标杆(全国排名前15名的平均水平),二是全国平均标杆。
2009年,烟草行业拉开了对标管理的序幕,确立了一切以量化管理为基础,以PDCA循环(质量环)进行的对标原则,从认真开展对同行业30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具体指标分析入手,树立“立标、对标、达标、创标”意识,营造人人参与对标、事事进行对标和“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找到一条基层烟草企业对标管理的新路,在成本、预算及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又如,房地产业领先者万科集团2003年提出以美国最优秀的房地产开发商Pulte Homes公司作为标杆企业,以该公司为参照标杆,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学习,这是使万科能够实现规模增长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