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京审
  业务咨询:010-82672400
  投诉建议:13701000699
  E-mail: lzm@cpa800.com
您现在的位置:京审首页 > 事务所资讯 > 行业资讯 >

用“对标管理”提升管理会计实践水平(2)

时间:2014-08-12  点击: 来源:网络

 

  如兵装集团,提出以加强对标管理为抓手,致力于建立和健全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对标管理体系,每年向各企业下发EVA和EVA率对标标杆值,指导企业抓住对标中存在的“短板”,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差距较大的企业,发出预警通知或限期整改令。还将EVA对标改进情况与经营业绩考核挂钩。

 

  当然,如果不了解标杆管理的深层运作原理以及其企业所处的环境,仅仅盲目的去进行浅层次的对标管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国内很多企业去学习海尔的OEC(全面质量管理法)、模仿肯德基等知名企业的管理方法,却没有对标杆企业的各项指标分析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对标管理不但无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反而会招来了更多的麻烦。

 

  在成本、预算及绩效方面,进行对标管理一般有五个步骤:第一,对标杆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与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差距以及原因,理清公司实现对标管理的思路,将指标逐步分解,不断细化,最终完成全面的对标管理。第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数据库,由此树立标杆,学习榜样。第三,对照标杆对象,在一些关键的有差距的指标上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管理。第四,紧紧围绕相关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并定期指导、监督检查,以确保能有效实施做出成绩。第五,培养追求卓越的意识,对标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不断地进行改善、创新,逐渐地将差距变为优势,并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本行业的标杆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会计的对标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引起管理者重视。

 

  一些企业对对标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实际与管理会计状况相结合认识不足,这就造成对标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不充分。对标管理不单单是会计部门或者某环节的事,是一个全局性、全员性的工作。

 

  要谨防“标杆”企业为迷惑追赶的企业,而披露出虚假的榜样信息,使对标企业误入“陷阱”,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从管理重心角度来看,对标管理应突出重点,不同规模、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甚至不同产品档次,管理改进的侧重点都应有所区分。不能只是重对比,轻改善,而是要将通过对标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到优化流程与组织变革上,并形成完整的持续改进循环系统。持续改进是成本、预算和对标管理的内在需求和灵魂实质,从思想根源上引导培养追求精细化的思维方式,要全面营造持续改进的浓厚氛围,为实现由大到强新跨越增添动力。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