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京审
  业务咨询:010-82672400
  投诉建议:13701000699
  E-mail: lzm@cpa800.com
您现在的位置:京审首页 > 热点问题 >

浅析外汇会计风险(3)

时间:2010-04-29  点击: 来源:未知

  [例4]某外贸公司5月5日出口一批货物,价值为US$10000,当日汇率为US$1=¥8.5;5月31日汇率为US$1=¥8.4;6月5日外汇货款交割清算,公司收到US$10000存入银行,当日汇率为US$1=¥8.3。2天后公司将US$10000在外汇市场上卖出,6月7日的汇率为US$1=¥8.2,取得¥82000。按照5月5日汇率折算应收入民币金额为¥85000,实际交割时只收到人民币金额为¥83000,损失¥2000,出售时义损失¥1000。整个交易的实际损失(交易风险)为¥3000。
  这笔交易产生的风险是交易日至结算日的会计损益与结算日至外汇卖出日的会计折算损失之和。会计核算如下:
  5月5日,出口时
  借:应收账款($) 85000
  贷:出口商品销售收入 85000
  5月31日,会计报表日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6月5日,结算日
  借:银行存款——美元 83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00
  货:应收账款($) 84000
 6月7日,出售美元,取得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82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130
  贷:银行存款——美元($) 83000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交易风险的确认若以结算交割日来界定,则其就是交易日至交割日的会计损益的数额,而这一会计汇兑损益可能是已实现的汇兑损益也可能是未实现的汇兑损益;交易风险的确认若以外币兑换为本位币之日来界定,则其不但是交易日至交割日的会计损益的数额,且这一会计汇兑损益就是已实现的汇兑损益,也就是说会计风险中的未实现汇兑损益不转化为交易风险。已实现的会计损益(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多数情况下会计风险是以未实现的汇兑损益来体现的,而且即使将要实现的交易风险也可能包含未实现的会计损益的成分,这才是会计风险值得讨论的核心。未实现的汇兑损益是否构成会计风险决定于对折算损益是当期确认还是递延,若当期确认则体现为会计风险:从交易日递延至结算日则体现的是交易风险,不形成会计风险。但若采用外币交割,仍存在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这时体现的是单纯的非交易引起的外币项目的折算损益。
  第三,合并报表产生的会计风险。报表风险一般是指海外有分公司的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由于汇率变化而造成海外企业资产、负债在母公司会计报表上的损益变化。
  [例5]假定某企业在2005年在美国设立了销售公司,其固定资产为1000000美元,12月31日的记账汇率为¥5.7/$。则2005年国内合并财务报表记录固定资产为5700000人民币。2006年1月1日汇率调整为¥8.7/$,则海外固定资产的人民币值在财务报表上反映为8700000元人民币,净增3000000元人民币。这3000000元的溢利即为会计风险盈余。这种会计风险与交易风险盈余有个根本区别,其不引起实际的资金流动变化,所造成的只是一种会计报表上的账面损益,海外企业的实际资产、负债值并未发生变化。这种损益并不造成实际的资产转移。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该企业的总部并没有收入3000000元人民币,其海外销售分部的资产也仍是1000000美元。这仍可以说是一项未实现的外汇汇兑损益,若企业由于情况变化将海外企业转手时,这时的会计损益就转变为实际上的资金损益。在汇率变动的当时,该损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大,但是一种可预期的未来的会计风险。不过该例的情况其实并不具有普遍性,除此之外,合并会计报表时对外币报表所进行本币的折算可以产生外币固定资产、非固定资产和负债折算损益,这才是企业经常面临的一种折算损益,也是未实现的折算(汇兑)损益(差额)。但无论是时态法还是现行汇率法,仅仅是对既定价值用本币的重新表述,外币报表折算仅仅是一种计量变换程序,不会改变计量项目的属性,只是改变计量的单位。因此,其实质上并不会引起现时现金流量的变化,至多仅表示将来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趋势。这也进一步说明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并不造成现时的汇率风险,而以后这种风险能否实现体现出来的是交易风险。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